close

 姑路    
寶寶是在第二十四天時剔胎毛的~當時請做胎毛筆及肚臍章的店家律展~剔胎毛的阿姨說有一條『姑路』,當時的我並不知道那是什麼?阿姨問我先生說:你有兄弟姐妹嗎?她說有姑路通常有『阿姑』疼。可以請『阿姑』送寶寶鞋子等。

 

   又過了一個月(事實上是二個月後),寶寶頭髮開始長,才發現怎麼後腦杓有一圈像禿頭一樣,那圈就是不長毛髮,且摸起來有凹陷的感覺~真是奇怪的現象~

 

老一輩的人用閩南語俗稱嬰幼兒的這種禿髮為『姑路』,見上圖,不過我家寶寶卻連頭頂也有禿。

     在醫學上的稱呼應該是一種外傷性禿頭(traumatic   alopecia)。

 

   因緣際會之下到了另一間也有在做胎毛筆及寶寶命名和命理的店家言身寸堂~當時有一家子人剛好把寶寶帶去剔頭,剔頭的老闆娘同樣於剔好頭後,說寶寶有『姑路』,也許她們常剔頭,剔好後就能分辨出有姑路,老實說寶寶光著頭,我都看不出來哪有『姑路』?,也許是她們職業的敏感度吧!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林光麟 對於「姑路」說法的背後真義 ,解釋如下:孩子後腦勺出現的「這條路」我曾聽到兩種說法

 

一說是「孤路」

表示這個孩子生性孤獨,將來不好與人交際,解決的辦法是由姑姑送帽子

另一說是「姑路

表示孩子的姑姑會特別的疼愛

   不論是「姑路」或「孤路」,箭頭似乎都指向姑姑。傳說姑路愈明顯的嬰兒,爸爸的姐妹愈多。

(嬰兒禿髮)外傷性禿頭造成原因為:躺著睡的嬰幼兒睡眠時間很長,由於頭部長期與床或枕頭接觸摩擦,還有睡覺時常有快速轉頭的動作,常導致後腦杓落髮的現象, 看起來像是一條從左耳開到右耳的馬路一般,俗稱「姑路」。

如外在原因去除了,頭髮即會再長出來,所以等小孩大一點,頭不會在枕頭上轉來轉去與枕頭摩擦,禿髮就會好。

  

   事實上,就算姑姑不送禮,頭髮還是會長出來的,而這個現象在寶寶1歲以後也會逐漸消失。只是這樣的民間習俗,多添了一些親情間的溫暖。在這個資訊方便的時代裡,人與人的交往不再是面對面的溝通,這樣的習俗反而增加了大家見面相聚的機會。

寶寶於是收到了來自【表姑姑】的賀禮:紅包600元及嬰兒服二件,見下圖:

表姑紅包  青蛙裝  天使藍雪衣  

 

後記:寶寶在七個多月至八個月時頭髮就長好了~不過中間我有再帶寶寶去理髮店理髮一次,因那時擔心還長不出頭髮不好看.

後頭1IMAG4294-1  (<---這是9個月時的照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寶寶馬戲團團長 的頭像
    寶寶馬戲團團長

    寶寶馬戲團部落格

    寶寶馬戲團團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